业务范围

《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时令(七)—节气·立冬(21)

         发布日期:2024-08-26 01:21    点击次数:156

       续接《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时令(七)—节气·霜降(20)。

       ㉒立冬十月节:

       一、概述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它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图片

       立冬在古代社会也是“四时八节”之一。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休藏。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二、气象

       立冬时节,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在立冬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冬至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

图片

       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

       立冬后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呈现冬天景象。

       三、物候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gé);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

       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

       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

     《礼记》之注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

       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

图片

       四、民俗

       祭祀

       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图片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

       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在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

       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

图片

       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五、文学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图片

《立冬日作》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六、养生

       生活起居

       起居方面,人们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情志方面,要尽量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这样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图片

       运动方面,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锻炼,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因为冬季人体免疫力下降,过量的运动不但不能增加抵抗力,还容易增加感冒的隐患。

       健康养生

       中医学理论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是人体最舒适、消化吸收功能最好的时候。按天人相应的中医养生原则,秋冬季节正是适时进补,吸收营养物质,补充机体消耗的最好季节。

       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生冷,多食一些温润厚重的食品。此外,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以润燥。

图片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开丰开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